与特伦对话:同写意主编于靖
Interview

与特伦对话:同写意主编于靖

同写意的定位是什么,在报道新药研发上与综合性的医药媒体有何不同?受众是谁?
我们是一个以新药创制为核心的交流分享平台。单就媒体属性来说,同写意会更加聚焦新药研发、生产领域(也会涉及商业化,但我们较少覆盖一般意义上的药品零售、流通行业)。

具体到内容,同写意不仅报道短平快的行业事件,也有更聚焦的企业人物采访、更宏观的产业分析,以及更加深入科学层面的案例研究等。由于我们还组织行业会议,相关嘉宾的研究、讨论内容,同样可以成为同写意发布的素材。在事实基础上,我们希望能为行业提供更多的观点讨论。

综合来看,同写意面向的是关注医药创新的地方政府、园区、药企、投资机构、医疗机构等相关人群,包括但不限于从事政策制定、药物研发、成果转化、创新投资创始人、高管。

作为同写意的主编,您在选题及编采方面有什么侧重点,以及如何协作团队?
英文语境里,新闻除了News之外,还可以用Story来表示,我想从这个角度来谈谈我们设想的标准。

人需要故事。在新闻报道上,我首先希望一篇文章能像通常的故事一样,相对连贯、逻辑自洽地讲完一段事情。其次,虽然报道的题材可能相似,但讲故事的方式也会天差地别,在确保没有遗漏基本要素的前提下,怎么讲出一个不同于既往的好故事,这是另一层追求。无论从内容,还是从报道,我希望一个作品能提供新的价值点。

聊聊反面,坦白说,我对“抢热点”不太适应,有时候准确比速度更重要——这不是否认热点消息的价值,不同平台的定位各异,我更希望行业能互相补齐,例如,有的选题我们出于某些原因没做,会跟同行交流,看下对方是否有需要。

实操上,我欣赏的做法是换位思考。作者也是读者,多试着从读者立场思考,能规避免陷入自说自话的境地,出现一些逻辑、字词等错误。但这也需要平衡,例如你怎么把握中间的尺度,既不要一味想着迎合读者的某些癖好而使故事过于耸人听闻,又可以在传播上获得不错的效果?我们前段时间出过一次状况,内容标题被读者批评,虽然我不认为那篇文章逻辑上的推演不成立(后来一些批评脱离讨论,诉诸情绪化、标签化),但确实提醒我们在处理这类问题时慎之又慎。

至于内容协作,COVID-19疫情以来,很多领域的工作方式都发生转变。同写意目前在北京、苏州、广州、南京等地派驻人员,内容同事也面临异地协同的处境。我认为远程、线上化会是一个逐渐得到加强的趋势,利用好一些线上工具,有助于降低创作沟通的成本。遇到一些比较大的选题,我们会根据各自的擅长有所侧重,共同推进。

据您观察,过去一年的医药产业报道中最热门的话题是什么?随着中国创新药产业的发展升级,接下来会有哪些新的报道热点?
大家首先很明显能感受到的一点,是生物医药二级市场的行情,美股、港股甚至A股都出现了不小的回调。(尽管现在似乎出现好转,但不乏行业人士担心,呼吁“要小心dead cat bounce”。)这背后部分是出于新药研发陷入瓶颈,有些声音认为“低垂的果实”已被摘完,下一波创新还待科学上的突破。当然这是一个相较长的周期,可能两三年前就开始调整了。

热门的报道似乎更多出现在负面上,尤其是国外的生物科技(Biotech)。例如,新药研发的失败案例比比皆是,因临床不及预期而裁撤事业部乃至暂停公司运营的消息不一而足。本土药企的出海也受到关注,信达生物的信迪利单抗、君实生物的特瑞普利单抗赴美上市的进程都一度成为焦点。考虑到美国仍是创新药市场的高地,相信接下来还会有更多这方面的尝试。

中国创新药产业的升级进程,可能没有前几年大家想象中的那么顺利、那么快。现在大家都对“泡沫”有所感知,投资机构变得更加谨慎,估计很难有港股18A、科创板刚推行时的上市潮。没有被摆到台面上的状况是,国内一些产品进入后期临床、融资轮次距离IPO就差临门一脚的Biotech处境比较艰难。(用当事人的话来说,就类似“公司快要死了,但又不能死,因为投资人、员工都搭进来了”。)关注它们的进展,甚至尽可能营造一种相对客观、真实的对话空间,或许更加有利于产业的转型。

但具体接下来怎么办?药企可能得回归基础科学、转化医学、临床需求。这些都已逐渐变成老生常谈的言论,实操起来却不容易,背后牵涉人才、资金等问题。最近看到Barron's上有一篇关于Big Pharma向Big Biotech转型的文章,或多或少回应了这种挑战。(投资者一直推动着MNC朝着更加赚钱的疾病领域发展。)

由于普遍处在较低的估值,药企并购的数量也许增加,但规模则不一定。美国、欧洲等国家地区的监管机构已经放出声音,认为大型并购并不会推动药物创新,相反还可能抑制创新的动力,所以考虑收紧对并购的监管。这会牵扯出本土Biotech有没有可能“卖身”的问题,从另一个方面看,目前看可能性也是比较小,大家似乎都想做大做强。

技术方面突破,其中一个大概是mRNA。COVID-19产品之外,国外的BioNTech、Moderna已经开始探索其他传染病、肿瘤mRNA疫苗,这种平台技术应用范围的扩大,期待也能早日在国内看到更多的实践。

新冠疫情对许多行业都造成了不小的冲击。在后疫情时代,您认为医药媒体扮演着怎样的角色?
作为媒体,或者说作为提供资讯的中介,一个职业伦理我想是要基于事实。

COVID-19这两三年,我们看到了很多假新闻,都是以挑动对立情绪、一味猎奇博取流量为出发点。比较近的例子就是,5月又传出辉瑞高管因为隐瞒mRNA疫苗真实风险而被逮捕的消息。我们当时综合信息的来源,做了一些分析讨论,主要还是想重申,科学问题不要政治化、阴谋论化。

我承认媒体是有立场的,但报道的操作流程也还是可以做到客观,尽可能收集全面的材料,经过自己的逻辑推演做出独立的判断。当然,也不排除有的媒体不做判断,保持中立。

医药媒体侧重或许不一样,有的偏向一般读者,提供医药相关的科普内容;有的偏向产业端,传递行业里的观点。总体而言,医药行业的信息差足够大,希望大家都能找到自己的定位,去给面向的群体提供有价值的内容 ,帮助判断决策。部分出于上述考虑,我们目前除了微信平台,也着手入驻其他网站进行内容分发,例如雪球、知乎等,其他属性的平台也在考虑中。

与公关合作时,他们如何能最好地配合您的采编需要,从而便利您的工作?
有收到一些邮件,但基本都是新闻通稿。就像前面提及的,我们目前更多的关注点放在研发等方面,所以首先是内容,希望是我们覆盖到的。其次,企业最好带着比较清楚的宣传规划和目的来交流,这样会更有效率、效果。如果能有更多的“硬”材料,例如提供更多的数据、案例等内容来支撑观点,这也是我们想看到的。

工作之余,您喜欢关注什么类型的新闻?
我关注的范围比较杂,像最近关于美国Roe v. Wade的消息,我看到一些国外医药媒体从堕胎药物的需求角度有过报道,这可能会跟我的工作有些联系,但另一些法律、历史、社会等其他视角的内容我有时间也会找来读读。(说到这,推荐一个近期发现的女性视角网站“世界走走”,主要报道国际上的女性相关新闻。)

可还是偏社科人文方面吧,除了讲述国外故事的一些较主流外媒,我还挺好奇怎么向国外讲述中国故事的,这方面常看的有RADII、澎湃新闻旗下的Sixth Tone等。至于中文媒体,大家很熟悉就不做推荐。曾经好奇心日报的选题内容比较吸引我,但现在已经不更新了。

更多


Telum Media

数据库

记者
于靖

主编

媒体
同写意

2 联系方式, 6 媒体征题

联系我们以了解更多

申请产品演示

Telum Media

行业简报

定期电邮简报涵盖亚太地区媒体行业的最新资讯和动态 您亦可获取资深媒体人及公关从业者的独家专访,以及特伦内容团队制作的业内评论与专题报道。

订阅行业简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