与特伦对话:世界公民创始人李媚玲
Interview

与特伦对话:世界公民创始人李媚玲

李媚玲,界面新闻前驻纽约主笔、报道总监,曾在《彭博商业周刊》《新京报》等多家媒体履职,为《纽约时报中文版》《经济观察报》等媒体特约撰稿。媚玲近期发起“世界公民”媒体项目(微信号:shijiegongmin1),希望以社会价值和新商业价值为出发点,影响和激励那些不只关注自身的利益、同时也愿意为全球性的困境承担责任的人。

能否简单介绍一下“世界公民”?
“世界公民”Cosmopolite Media用图文、视频以及音频的方式讲述在女性领导力、可持续的生活方式、环境保护、动物权利以及新商业价值等领域有影响力的人物故事,即除商业上的成功外,企业或者产业为公众带来影响的领域内人物。这些人物可能是好莱坞明星、体育明星,也可能是知名商业领袖,或者只是个普通人。世界公民目前在微信公众号上推出中文新闻故事,未来我们会推出英文版。

我们成立“世界公民”的初衷其实很简单,就是担心北京和中国的空气污染。我们曾做了一个短视频放到社交媒体上,探究除了抱怨之外还能做些什么来改变这个困境。但调查起这个问题就会发现,这似乎并不是仅依靠北京或者中国自身就可以改变的。如果一个美国消费者经常购买一个来自欧洲的消费快时尚产品,那他们是不是也都为中国这个世界工厂的环境污染“贡献”了力量,同时又反受其害?比如由此引发的全球变暖、环境恶化等问题。因此,我们就想能否做一个媒体项目来跨越文化和语言的边界,去影响和激励那些不只关注自身的利益、同时也愿意为这些全球性的困境承担责任的人。
 
同时,作为一个商业报道记者,我写了、也看了15年的商业故事,采访过无数来自不同国家和产业的优秀商业领袖和企业,而大部分主流商业报道都只关注这个企业和创始人如何快速获取了多大的商业成功,企业家身价、净值翻了多少倍。我也曾认为商业力量和自由市场是世界上最伟大的东西,可以超越政治、国界,是推动人类进步的乌托邦。但是,我们似乎忽略了在这些“伟大”商业成功的背后,是否造成了无谓的资源浪费、污染了环境,是否虐待了动物、摧毁了文化和物种的多样性,是否加剧了不公平贸易、给第三世界国家的农民和工人带来了苦难,是否给环境恶化带来了不可逆转的改变……而这些和商业成功同等重要,应该有一家独立的媒体为此发出声音,让消费者、投资者以及商业领袖们听到这个声音,并为此做出改变。
 
您对“世界公民”的具体定义是什么?
我们联结的这群“世界公民”不因地理的局限而被定义。也许他/她出生在迪拜,在伦敦上学,在纽约工作,去中国做生意,去意大利度假;他/她受过良好的教育,是个环球旅行者,对除了自己文化背景之外的其他文化感兴趣;能欣赏,理性,思想开放,消费能力强,愿意为自己的爱好和理想投入和付诸行动,相信自己而不是某个政府、组织才是推动社会变革的根本力量。同时,也许有个人从来没有离开过北京的胡同,但是他/她眼界开阔、关心国际事务,他/她虽然为圆明园的毁灭而痛心,但绝不会狭隘地为巴黎圣母院的烧毁而鼓掌称快;或者他意识到使用一次性塑料吸管会给海洋生物带来痛苦和灭顶之灾,并愿意选择使用重复使用的咖啡杯和吸管,那他/她也是个“世界公民”。所以“世界公民”并不是个地理概念。
 
在问卷和市场调查的过程中,我们发现在北京和纽约这两座国际化大都市中存在大量这样的群体。另外,我们惊喜地发现,我们的受众群体中居然有接近三分之二是受过高等教育的女性,证明女性和男性一样具有关注国际事务的视野,在乎那些因环境恶化而面临灭顶之灾的野生动物,和因工业化生产而被虐待的动物的遭遇。同时,女性在商界和政界越来越多地承担领导者的责任,因此,我们也为这部分受众增加了女性领导力的内容。毫无疑问,女性领导力的崛起将成为这个世纪最瞩目的社会变革。

项目团队如何运作?
我们团队的成员目前主要在纽约,有来自CNN、PBS、NowThis和其他美国财经媒体的编辑和记者,以及纽约独立纪录片制片人等,目前大部分是兼职。我们制片人都是白天工作,晚上熬夜做视频,真的非常感谢大家的付出,他们也激励了我一定要把这个项目做好,不辜负大家的信任。

中文图文报道主要由我来负责,视频内容主要为人物专访与纪录片的长视频。这方面我们也在寻找平台或者品牌合作商合作,有兴趣的可以和我联系。未来我们会在北京或上海设立一个团队,来覆盖中国本土的内容以及推广等。另外我正在纽约找一个有同样愿景的英文编辑,不仅负责英文报道内容,也需与我一起推动一些原创深度调查类的报道。比如美国人分类回收的垃圾最后都去了哪里。CNN曾拍过一个非常让人震撼的视频,美国的环保主义者失望地看到自己曾认真回收的塑料废品最后都被运送到马来西亚的一个巨大的填埋坑里。又如咖啡帝国们背后的不公平贸易,以及电子商务、快餐业、快时尚等产业对环境的破坏等等,会引入数据新闻报道等手段。这些调查报道的量级都是应该去冲击普利策新闻奖的选题。我们中英文团队的内容可以相互独立,但又互相共享。

自2016年开始,您驻美为界面新闻进行海外新闻的报道,在这几年间国内读者对美国新闻的兴趣点是否经历变化?
非常明显,我觉得中国读者或者说中产阶级是世界上最有希望的一个群体,受过很好的教育,比美国中产阶级更加思想开放,对世界和新事物、新观念充满好奇,乐于探索和尝试,经济能力也很强。他们不仅关注房价和股价,他们也关注远在大洋那边的文化、政治和经济热点;他们想知道美国最新的商业模式和科技创新,也想知道中国企业在美国的发展状况;他们不仅只想知道一个新闻,他们更渴望了解这些新闻背后的深度解读和社会背景,也愿意为自己的爱好付出更多。我之前写过阿里、腾讯等中国企业在海外的特写故事,非常受欢迎,包括美国民众如何看待中国和中国的企业。根据BBC的一项调查数据显示,七成以上的中国人认为自己是世界公民,这个比例远高于美国和欧洲一些国家。

与您之前在国内报道相比,您觉得为国内中文媒体进行驻外报道的挑战在哪里?
我觉得最大的挑战是一群优秀的媒体人会更激励你的斗志和职业精神,激励你如何更客观、专业地挖掘更多新闻线索,作出更优秀的报道。我个人觉得,美国的媒体同行非常专业、严谨,有独立精神,当然有人认为西方的一些主流媒体在报道中国的问题上有偏见,但这些媒体在报道本国政府和官员时会更加不客气,比如多涉及对亚裔的种族歧视等问题上,CNN等媒体的立场非常客观。

在几十年前,信息渠道还垄断在媒体巨头手里的时候,我们无法想象今天在互联网和社交媒体的平台上,一些独立报道的记者竟然可以和CNN这种新闻大鳄同台竞争,只要你有更好的内容。媒体大变革的时代刚刚开始,而远非胜败已定,尤其是Facebook的颓势,让更多媒体人努力去探索除了社交媒体之外更好的内容分发方式。

您欢迎哪些方面的企业或公关接洽?
我们邀请有远见的企业、投资人、内容平台和我们一起加入这场“世界公民”运动,在这场新商业价值的变革中,中国的企业和美国企业站在同一个起跑线上。中国是世界上拥有清洁能源最多的国家之一,我们不需要复制美国企业中那种不可持续的商业模式,我们不需要模仿硅谷“996”式的企业文化,是时候输出我们自己的可持续的新商业价值了。我们正在和我们的顾问制定一个新的评选标准,计划每年推出一个关于新商业价值的企业/企业家的排行榜,不以商业成功为标准,而是将对人类社会可持续发展的贡献作为唯一考量。如果有企业或者企业家能为这个世界带来除了商业成功之外的价值,欢迎为我们提供报道线索。

More stories


Telum Media

Database

Journalists
Meiling Li

New York Correspondent

Get in touch to hear more

Request demo

Telum Media

Alerts

Regular email alerts featuring the latest news and moves from the media industry across Asia Pacific Enjoy exclusive daily interviews with senior journalists and PRs as well as in-house editorial and features from the Telum team

Subscribe for alert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