与特伦对话:2019报道回溯
Interview

与特伦对话:2019报道回溯

2019年,我们对话了来自各行各业报道领域的媒体人,那些对生活、艺术、时尚、社会乃至商业与科技的理解与思考跃动在字里行间,熠熠生光。作为年终盘点,我们再次将其集合起来,供君回顾。

艺术时尚
有多年时尚杂志经验的Pooky Lee目前的身份为时尚作家和撰稿人,并运营个人时尚策展工作室ExhibitingFashion.org。自他看来,文字报道与策划展览相为互补,从文化、社会和人文的语境共同呈现一个更为宽广的叙事表达。

“好的媒体不仅要生产优质内容,更重要的是懂得怎样将内容传递给目标受众…我们希望可以制作更多展览、讲座、公开课等公共活动,并以非传统形式专题报道的原因,即用更具体验感和趣味性的形式重新获取目标受众的注意。”

艺术市场通讯于年初上线了英文版本,成为位于上海、关照中国艺术事件的双语媒体。Shana Wu从“圈外”跳至“业内”,于艺术市场通讯负责项目接洽,谈及在报道艺术事件时事件本身、参与者及背后文化根底和环境的关系。

“我觉得人物、事件、起因都是报道的基本组成要素,它们存在于一个联动的、相对完整的系统中。当然,不同语境下报道会有不同的侧重点,从这些纷繁交错的要素中寻找最有价值的入口去深挖是媒体人的职责。”

资深媒体人郭屹安今年由台北迁居北京,加入栩栩华生集团任职数字媒体运营与腕表珠宝总监。在职位上,他看到了媒体集团向非媒体业务扩展的趋势。

“集团已进行公司的结构调整,未来将会有许许多多的非媒体业务计划开展。近日我们将着重推展《出色WSJ.》多场的线下活动,诸如腕表社交活动、腕表展、年度人物评选、讲座等等活动,正筹备中。”

资深媒体人杨忆非重返BoF时尚商业评论担任中国团队的编辑总监,管理伦敦及上海的编辑团队。新设立的职位不仅为忆非带来更多挑战,亦赋予BoF对中国时尚市场的更多远见。

“上海这座城市惊人的影响力和吸引力,除了日益涌现的设计力量之外,上海时装周已经搭建了一整个时尚产业和生态,成为了亚洲最大的订货季,依靠中国的广阔腹地,这个优势无可比拟。”

《Women's Wear Daily》中国分社社长叶丽青自2016年起便开始为专业读者报道中国的时尚产业。作为长期的行业观察者,过去一年她留意到在 “世界工厂”中正迸发出越来越多的创意火花。

“我们在中国观察到的最重要的趋势,是它正从一个制造业核心进化成重要的消费市场,甚至再进而发展为创意的激发地。目前,我们可以观察到一个方兴未艾的创意阶层在中国出现,他们有着全新的看待事物的视角。”

栩栩华生集团常驻美国的艺术总监、艺术项目总监徐安琪多年来与艺术共处,让她有着对工作与生活更为敏锐的体悟。

“致力让公众参与艺术一直是我的个人追求。在我生活过的城市中,巴黎的艺术特点是优雅和敏捷,伦敦的艺术特点是厚重和前卫,纽约的艺术特点是大胆和一致,旧金山的艺术特点是阳光下的自然。”

创刊已15年的钟表杂志《Chronos手表》在经历传统媒体的一波关、并、停浪潮后,开始拥抱数字媒体的新趋势。但在主编丁之向看来,杂志纸本的地位仍然不可动摇。

“新媒体平台我们会做,但不会把它作为我们的核心价值。我们的核心价值还是在纸本上。我们觉得对奢侈品来讲,传统出版业是永远不能放弃的领域,因为如果要触及核心的消费者,或说那些带有意见领袖性质的消费者的话,不能仅停留在新媒体平台。”

社会生活
离开近十年后,Jonathan Cheng再次回到大中华地区,担任《华尔街日报》中国分社社长,并开始探索他的新住所——北京。

“我一直觉得历史与新闻互为映照。历史是我们观察当下事件的一个镜头。不论我们谈论过去十年、二十年或三十年内我们个人的经历,抑或是几个世纪与朝代之事,某种程度上,这个道理可能放诸四海皆准。尤其在亚洲,似乎历史能被真实再现于所有我们参与报道的当下事件中。除非你了解历史,否则你不可能理解日本与韩国、中国与西方的关系。”

界面新闻前驻纽约主笔、报道总监李媚玲发起“世界公民”媒体项目,希望以社会价值和新商业价值为出发点,影响和激励那些不只关注自身的利益、同时也愿意为全球性的困境承担责任的人。

“这群‘世界公民’不因地理的局限而被定义。他们…对世界和新事物、新观念充满好奇,乐于探索和尝试,经济能力也很强。他们不仅关注房价和股价,他们也关注远在大洋那边的文化、政治和经济热点;他们想知道美国最新的商业模式和科技创新,也想知道中国企业在美国的发展状况;他们不仅只想知道一个新闻,他们更渴望了解这些新闻背后的深度解读和社会背景。”

澎湃新闻英文版Sixth Tone的新闻组负责人David Paulk关注一般新闻及社会议题的报道。他提及了Sixth Tone报道的原则。

“我们的使命是讲述以人为中心的故事——不管是一位单身母亲因为没钱照顾孩子而开着出租车载着女儿到处跑,还是一位年轻的拳击手为了帮助她最好的朋友跻身体育精英阶层,这一指导原则从未远离我们的脑海。”

商业科技
动点科技英文版主编John Artman曾于年初预测动点科技全年对科技行业重大议题的报道。

“我们认为人工智能和区块链是两个最重要的技术领域,而向企业转型是许多以服务消费者为基础的公司的重大战略转变。随着经济和国内消费增长放缓,下一个重大增长机会是创造服务和产品,以提高企业效率。”

腾讯财经前副主编暴剑光离职后创办的自媒体平台“IPO早知道”,开始财经报道的内容创业。

“高品质的财经内容在当下的供应情况是比较糟糕的,相应地也出现了一些创业机会。比如一家公司在它从初创、融资到上市,再到成为一家公众公司、成为一家巨头公司,在这个过程中,能够伴随一家公司成长的高品质的财经内容的供应是很欠缺的。”

在中美贸易战开始影响科技报道的新闻议程前,周恒星在北京创立了本地英文科技媒体Pandaily。

“政治、经济和国际关系都会是影响市场不同趋势及其相关报道的因素。随着中美贸易战的发展,一个简单的商业活动可能会变成政治事件。如果记者不够敏感、不能全面深入地思考,报道就会狭窄且不完整。除此之外,文化和历史也是了解一些科技场景背景的关键信息。”

品玩创始人骆亦航认为一篇好的报道须具备话题的冲突性、采访的丰富性(好的采访和交叉信源)、品牌一以贯之的价值观,以及启迪与思考性。他会把东南亚用户当成首要的用户群体进行拓展。

“东南亚这个地区首先有庞大的人口基础,有从3G到4G乃至5G跨越的阶段,有从pc端互联网到移动互联网过渡的需求,以及有加强在科技创新领域扶持的规划。”

一财前资深编辑杨一今年选择了投身音频领域,与搭档成立播客创业公司JustPod。在播客成为新的风口前,杨一期期冀依然小众的播客能够突破自身圈层,触及更广大听众。

“目前的播客内容普遍集中在一些知识分子向、文化向、专业向的一些精英主义垂直内容上,而如果希望音频平台的用户在面对音乐、有声书、知识付费等多种选项时选择播客,播客的话题就不能再这样窄,而需要在话题、节目的形式上都往外面去扩。”
 

更多


Telum Media

数据库

记者
叶丽青

Senior Correspondent

郑子扬

China Bureau Chief

李媚玲

New York Correspondent

艾强

杨忆非

Freelance Editor / Fashion Critic

骆轶航

联合创始人、首席执行官、总编辑

丁之向

总编辑

暴剑光

Founder & Editor-in-Chief

李宠

Freelance Fashion Writer

郭屹安

总编辑

波大卫

杨一

音频总监

周恒星

Founder / CEO

徐安琪

Shuang Wu

执行编辑

媒体
Telum Media

1 contact, 122 媒体征题

联系我们以了解更多

申请产品演示

Telum Media

行业简报

定期电邮简报涵盖亚太地区媒体行业的最新资讯和动态 您亦可获取资深媒体人及公关从业者的独家专访,以及特伦内容团队制作的业内评论与专题报道。

订阅行业简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