與特倫對話:BIOS monthly總編輯溫若涵
Interview

與特倫對話:BIOS monthly總編輯溫若涵

「我相信這個世界上不需要太多重複的文章。」面對一群想要從創作獲得力量的讀者,BIOS monthly總編輯溫若涵與我們探討藝文媒體的創造性,分享了他們集資出版第一本雜誌的挑戰,以及對近年台灣在地文化内容創作的看法。

BIOS monthly的内容定位和風格是怎樣的
我們最常聽到外界對我們的形容是「很文青」(笑),但我們內部則更常用另外一種方式來期許自己——用具有創造性的編輯思維,去訴說與創作有關的題目。後者是「做什麼」,前者是「怎麼做」,都是我們持續努力中的目標,簡單來說就是一個圍繞在「創造力」而生的藝文生活風格平台。對編輯來說,包含視覺、文字撰稿、選題等,都希望盡量用有創造性的方式去處理。

内容部分,除了請大學教授來談轉型正義和國族認同等議題型的深入文,專訪鄭麗君陳其邁等政治人物,同時也請阿滴滴妹阿翰之類的YouTuber或是其他創作者來分享成長故事。核心都是去探索90世代讀者對世界的好奇。我們內部有一種默契,今天無論你是李安或是剛出道的創作者,都值得同樣5000字的報導,去展現屬於自己的特質和創作觀。有時這樣的考量會有些出奇不意,不過老實說我真的滿享受新題目帶來的衝擊。比起各種「推薦」,我們更期待去開啟思考與對話,雖然往往導致撰稿與切點等耗費更多心力,但我覺得這是樹立媒體獨特性的長遠經營。

主要讀者群是哪些挑選訪問對象和故事題材時有何準則
讀者群最多是25歲至34歲並關心藝文相關產業的人。我們時常認為比較大的公約數是,這是一群想要保有稜角、從許多創作中得到力量的人。所以在挑選訪問對象時,我們蠻在意「還有什麼可做」,最期待去訪問還沒有大批訪問產出的人。我相信這個世界上不需要太多重複的文章,如果可以去找到新且有趣的題材,也希望可以抗拒點閱或安全感的誘惑而持續去尋找破口。選書、選片和選樂每年都持續在嘗試不同的做法,早年大多以長期合作的專欄作者們討論,近幾年則大部分回歸到編輯團隊自產的欄目,由全體編輯部成員每月選出幾本書或電影,再由負責人一一閱覽選出最後作品。

近期對外合作的案例大多是從專訪形式切入,而大部分客戶也喜歡留存具故事性、視覺好的深度專訪在網站上。但也因為大部分時間都花費在深度專訪上,我們鮮少刊登一般的新聞稿,這部分也和編制人力有關。我們工作團隊比較偏好自己來撰稿、攝影等做第一線的工作,與外稿作者合作的比例相對降低,在人力限制下勢必會有題材的取捨。

前段時間你們集資出版了的首本實體刊物《野 yeah為何會選取用紙本作為媒介呈現呢
去年我們除了做實體刊物,也嘗試了YouTube獨立單元的經營,多元化的媒體環境可以幫助我們更多元去思考如何透過不同形式表達自己。《野yeah》這本刊物很大程度上是在實驗——如今這批時常透過網路思考、表達的 digital native(數位原住民)是如何思考紙本的可能性?當然有許多做得還不夠好的地方,但我認為其中也有些有趣的嘗試。

從前只做線上的時候,我常對於「網路媒體」淺薄的既定形象感到厭倦。因為有許多線上媒體做出漂亮的題目,也因此不常站在實體刊物的角度去思考媒體環境的變化,大多花時間在討論如何突破大眾對「線上」的既有偏見。這次體驗到產出實體刊物的感覺,感受到紙本對於留存、感官經驗上的不可取代性,漸漸可以更持平去善用各自的特性、去掌握題目在各自媒介上的表達力道,這才是最重要的。與類型相同的媒體比較起來,BIOS monthly整體來說還是有蠻多不同的嘗試。我相信越獨特就越有優勢。這批小眾、對藝文有興趣且自我意識較高的讀者,也都追求更獨特的閱讀體驗。

《野 yeah作為一份保存台灣野文化的刊物如何定義野文化」?是否和台灣近年來創作内容强調本土因素有關
「野」這個題目有多重意思。「野文化」難以定義,所以我們用多冊、多篇、多種切角的方式來傳達各種可能性。它可能是帶有大自然的野性的,或是具有本土意識的,也可能是一種不受控制的點燃。但很重要的一點是,重新去看見這些「野」都有某種堅持與硬核存在。它不是柔順、服從的,而是開創、蔓生、有創造力的。這是我們選擇野這個題目去發展的原因之一,我們認為它和「創作」的核心有某種不可忽視的關聯。

本土因素重要卻不是全部。比起本土,我認為更重要的是去打開觀察的眼睛。例如我們訪問「台灣迷因」及「財哥」,因為迷因文化本身需要具備的創意、反應力等實在太驚人。《野yeah》像是一個切片,保存2019年台灣社會從網路到宮廟、從山林到運動現場各種創作行動,或許10年過後回來看,有很多改變或未變的地方更顯得有趣。我認為90這一輩應該嘗試將本土作為一種內化的因子,而並非限制,再去嘗試更多種類的編輯與視覺呈現。

通過集資的方式進行出版亦曾在 2014 年發展出結合文創經紀與商業顧問的營運模式——BIOS文化創意顧問。您認為發展跨平台的商業模式是現今媒體的生存法則嗎?
簡單來說,雖然早期更多以BIOS monthly為人所知,但如今公司更多人力與業務範圍是在經紀業務這塊,也就是與各領域創作者如方序中、羅申駿、Soac與Ayo等人合作,除了經紀外也主動開展與商業單位(如麥當勞)或公家單位(如金馬獎、SXSW)的提案與接洽。我們在選題上保有幾乎獨立運作的自由度,但偶爾會和這些創作者合作案子進行深度報導,同時也透過媒體接洽持續關心各式創作者的狀態。媒體生存的困難一時之間不太可能找到解方,與其他商業模式的結合是其中一項嘗試,老實說並不容易。從《野yeah》我們也想嘗試看看內容被肯認的價值,或許日後還有更多嘗試以運作內容補回來的商業型態。

分享一下訪問不同創作者的特別經歷
去年5月的封面故事邀請小說家陳雪、伴侶早餐人兩位拍婚紗照真的是很難忘的經驗。兩人的故事一直以來陪伴許多對愛執著、有嚮往的人們。10年前她們在同婚未合法時就自行舉辦了簡單的婚禮,10年後,我們有機會為她們拍攝一組完整的婚紗照,並記錄下陳雪作為小說家的改變及兩人感情的發展。文章完稿時,其實正要宣布同性婚姻法案的結果,過程中很緊張,大家都不確定採訪時的期許、期待是否可以真的實現。幸好台灣成為第一個同性婚姻合法的亞洲國家,我們感受到的幸福,很難完整說明。

更多故事題材


Telum Media

資料庫

記者
溫若涵

總編輯

公司
BIOS monthly

3 聯絡方式

聯絡我們了解更多

預約產品示範

Telum Media

警報

定期發佈的電郵簡報報導亞太地區傳媒行業最新動態 獲取資深傳媒人和公關的獨家訪問,以及由特倫傳媒團隊製作的專題內容。

訂閱業界通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