與特倫對話:La Vie副社長暨總編輯林佳育
Interview

與特倫對話:La Vie副社長暨總編輯林佳育

可以分享一下作為《La Vie》副社長暨總編輯的工作日常嗎?
十幾年的工作經驗中,我已習慣規律並有效率的安排工作時間。每天早上進行例行性的會議,空檔時我會瀏覽大量的新聞,不設限於哪一種產業或是主題,並標註一些想要深入研究的標題或人物;中午時段時常有客戶或品牌餐會,若沒有特別行程我喜歡散步清理一下思緒;而下午則是參加各式各樣的記者會或座談會,與同業或品牌之間進行交流;傍晚時刻與各個部門的同事們討論各項進度與內容,並同時完成自己當日的工作。

什麼契機讓您投進美學雜誌的世界?
因大學及研究所都是主修設計與藝術相關的學科,當時數位內容並不像現在如此蓬勃與多元,所以很多設計新知都是需要透過紙本媒體傳播,單純的想說與其‘做’設計,不如‘寫’設計,因此也順利地進入媒體產業擔任採訪編輯,當時採訪過許多世界知名的建築大師與設計師,至今依然非常深刻與感動。

《La Vie》平常如何制訂每期的主題,又以什麼準則挑選題材?
《La Vie》的編輯團隊花了很多心力於封面故事企劃與執行,大約年底時已經制定了下個年度的封面故事企劃走向,在不偏離《La Vie》媒體品牌的核心定位、以及對應讀者輪廓之下所提出的企畫,在生活文化、設計藝術等產業中,我們須預測趨勢話題、挖掘既有價值重新定義,但有時我們只想做個好玩(不太嚴肅)的議題來回應當下。

作為一本美學雜誌,除了關注台灣設計外,你們也同時涉獵很多國際的設計潮流。您認為台灣設計的美學特質是什麼?如何看台灣的設計文創產業?
每一個時段皆有其特色,尤其進入了數位化的時代,許多美學與設計的表現更為多元,年輕設計師善於取材在地文化,透過不同風格與創意的表現形式,混種與轉譯出一種所謂當代的美學,這已不設限於以往美醜的觀念,而是有沒有態度或主張。我覺得台灣的設計或文創產業也非常懂得串聯,跨界合作或是資源共享這是蠻可貴的特質。

你們每年都會舉辦「台灣創意力100」評選,挖掘台灣文化及創意領域中表現優秀者。可以簡介一下嗎?
《La Vie》以媒體的角度長年觀察台灣設計文化與創意產業的脈動,每兩年我們邀請專家評審一起共同評選出最具代表性「台灣創意力100」,其中包含最具影響力文化創意事件/社會實踐/創意場域/創意平台/創意展會/創意品牌/最具影響力人物/風格創意人物,透過點、線、面的觀察與盤點,可明確地掌握目前台灣創意產業的生態與發展,更重要的是從這評選過程中我們發現這產業裡有著豐富的創造力,從台灣這片土地生長而出的文化價值與創新創意,這股能量讓這群創意人可自信地邁向國際。去年開始我們將「社會實踐」納入評選的選項之一,因為我們發現從教育現場、農業經濟、地方創生等不同領域,都可發現一群新世代的年輕人帶著創意去實踐一件對社會或環境非常有意義的事情,這中有太多動人的故事了,敬請期待2021年「台灣創意力100」!

您覺得台灣有足夠健康的土壤去支持年輕設計者、幫助群眾培養美感嗎?
每一個國家或城市都有不同的文化背景與資源,但不同的環境總是會造就不同創造力與結果。簡單舉例,「2020台灣設計展」於新竹市舉辦,為期10天的展覽吸引了280萬人次參觀,設計展以城市為展演舞台,結合科技藝術、數位符碼、互動表演與裝置等,讓設計產業不再局限於特定族群,而是一種全民參與、共享、與創造的過程,美感也無形的融入於生活之中。

這一年的世事變化太快,以您的觀察,生活風格/設計藝文/創意產業隨著世情變化,將會有什麼新的發展趨勢?
這段期間讓大家更有時間與空間的回望自己所生活的土地,島內(台灣本島)、跳島(台灣許多小離島)旅行非常興盛,同時也花上更多的時間去深入探索台灣豐富的山林以及海洋文化,相關的主題延伸在許多展覽及創作中,內容非常生猛有趣!沉浸式的設計體驗與內容數位化都是發展中的趨勢。

給公關的建議——公關該如何與你們合作?
除了基本的內容合作之外,我們也樂於嘗試一些新的跨界或聯名合作的可能,有任何想法歡迎隨時來聊聊!

更多故事題材


Telum Media

資料庫

記者
林佳育

編輯總監

公司
La Vie

7 聯絡方式, 7 媒體徵題

聯絡我們了解更多

預約產品示範

Telum Media

警報

定期發佈的電郵簡報報導亞太地區傳媒行業最新動態 獲取資深傳媒人和公關的獨家訪問,以及由特倫傳媒團隊製作的專題內容。

訂閱業界通訊